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1的文章

極實用!跌市對沖 SPY / VOO,比躺平賺更多

圖片
之前提及過在熊市或股市回調的時候,可使用傳統的 避險三寶 操作,減低損失。不過,如果參考我一向提倡的 躺平投資法 ,我們可以用對沖方式去操作標普 500 指數,在不用減持 VOO 或 SPY 的情況下,達到 1) 增加 VOO / SPY 持倉、2) 降低成本價、3) 長遠創造更好回報 的效果。 對沖的基本概念 對沖就是購買走勢不同的"標的物" (如股票、期貨),無論大市向上或者向下,其中一款 "標的物" 都會有正回報,藉此平衡組合的總價值。 有些人未能領略對沖的威力,常常誤以為一升一跌打個和,不如在跌市買入 SQQQ,在升市買入 TQQQ,就可盡取整個升浪/跌浪的回報了。類似的想法我們談過 很多次 ,在此不贅。下圖解釋了對沖的基本概念,唯一的假設是持倉是比較長期持有。 對沖 SPY / VOO 的標的物 財經新聞間中提到一個很嚇人的名詞,叫恐慌指數 (VIX),這個指標反映「標普500指數未來30天的隱含波動率」,也就是大市前景的情緒,數值愈高則可能出現大量交易。事實上當風高浪急的時候,VIX 往往會跳升到高位;在股市回復平靜的時候,VIX 指數會慢慢回調,一般而言,VIX 指數會在 15 至 20 之間遊走。 如果留意一下過去幾年的 VIX 指數,大致會有以下的觀察: 在小回調的時候升至 25 至 30 的水平, 在大回調升上 60 左右, 而在極強的恐慌則可以上達 80 甚至更高。 透過這個特性,我們利用 VIX 去對沖長期持有的 SPY / VOO 投資。不過,我們不會直接買入 VIX,而是利用美股市場對應 VIX 的期貨產品。我的選擇是用 VXX 去做短期對沖,讀者可以自行研究和選擇自己的對沖產品,甚至簡單地用反向 ETF 去對沖也可以。(事實上,做對沖是反向產品比較正確的用法) 利用 VXX 操作對沖 單看VXX 過去一年的表現,會發現它有極強的下跌速度,一年之間價格急跌超過七成,但在 VIX 爆標的時候,它的升幅也相當驚人,可見它只能做短期對沖,否則損耗可能比 SQQQ 更利害。 資產配置 雖然都是投資 S&P 標普 500 指數,但我們知道 VOO 比 SPY 划算,所以我們會把 90% 資金買入 VOO,另外的 10% 預留買入 VXX。 買入時機 觀察 VIX,當它開始上升到 20 左右的水平,就買

熊市、股災?避險三寶和回調的操作

圖片
  這是一幅很多人不想看到的圖,用最簡單的方法告訴大家,市場在下跌。如果連續幾天看到這種滿江紅的圖表,很可能市場是大幅回調,甚至步入熊市。 熊市如何操作? 過去多年量化寛鬆令美股長期處於牛市狀態,很多人笑言今時今日指數跌 2% 已是股災,跌 3% 便步入熊市。這幾天美股回調最大的推手自然是通漲和疫情,這些消息對市場來說並不陌生,我不認為市場會步入熊市,但居安思危,想想熊市或大市回調的操作,也是很好的思考練習。 最熱門的操作方法自然是避險三寶:黃金 (GLD)、日元、長債 (TLT) 。 黃金 (GLD):買入黃金 ETF GLD 是最簡單的做法。近年開始有人認為比特幣比黃金更有避險作用,直接以虛擬錢包買比特幣,或透過其他工具,市場提供了 很多方法 ,不過我仍維持 散戶不適合買 BITO 比特幣 ETF 的看法。 日元:從"街頭智慧"式的 "去找換店兌日元",到買入日元ETF FXY,或者更進取一點利用外匯孖展交易沽 USD/JPY,都可以做到些少避險功能。 長債 (TLT) :買入美國公債 ETF、有挪亞方舟之稱的 TLT ,下圖可以看到 TLT 和 VOO 大致是一個相反的狀態。 有些人認為一旦確定步入熊市,理應買反向 ETF,甚至沽空股票。我自己覺得風險太大,而自己過去買入反向 ETF 例如 SQQQ 成績不太理想,始終有很大的價值損耗。 上述的避險三寶,我自己比較常做是在市況轉淡的時候,轉移視線到外匯孖展市場,不一定是做日元買賣,例如近期我就在做歐元和澳元的操作。無論如何,操作避險三寶目的並非賺大錢,而是在其他資產呈現下跌趨勢的時候,仍能保持資金價值和流動性的方法。 當然,你仍然可以堅持剷 App Strong Hold 的精神,但數學上這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下跌比例過大,要追回成本需要更大的升幅,換句話說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讓價值顯現。 對於新手來說,我始終認為用 躺平投資法 買入指數相關的資產,例如 VOO 或 SPY ,是最佳的避險操作。因為它的價格有極大機會返回買入水平,而透過 適當的對沖 ,更能在市場回復平靜的時候,帶來更大的回報。

尋找適合自己的股票篩選器

初買股票最常見的問題,大概是不知道買哪一隻股票。幸好,坊間有大量"股票篩選器"幫助大家選股,常用網站如 Trading View 、 Investing.com 都有自己的篩選器,從基本指標如市值、股價、交易量,到進階指標如技術型態 (雙頂、三角形遞升)、特定訊號 (MACD Level) 都有得揀,而且不少是免費工具,但如果我們問:怎樣找到下一隻 Tesla、哪個選股器找到 VCP 股票?就會發現原來選股器怎樣用,並不是想像中的簡單。 事實上,沒有一隻選股器可以肯定找到下一隻 Tesla 或 Microsoft。股票篩選器只是工具,它只能按照你設定的指示替你省下時間,背後的邏輯還是你的交易系統。當然,懂 programming 的朋友可以利用 python 自己寫一個篩選器,更準確地找到你的目標,但不懂編程的朋友利用現成的篩選器,其實也很容易找到不少好股票。 目前,我最常用的股票篩選器是 Finviz 的選股器,下面分享一下我找選股器的經驗: 了解股票篩選器 雖然股票篩選器多如繁星,但它們都有一些基本的異同: 市場 :第一件事要看的當然是市場,有些股票篩選器只有美股,有的則有港股,甚至專為 港股 ETF 而設。 參數、選項 :股票篩選器也有門派,有些集中基本分析,有頗齊全的年報數據,例如EPS Growth、LT Debt / Equity,有些則提供技術分析參數,如:RSI 、形態 (Double Bottom 、 Wedge Up)。 靈活性、精準度 :有些股票篩選器提供很多參數,但不能任人輸入數值,例如只提供 "30% 以下"、"10% 以下" 的選項,如果你要選 25% ,就不能精確搜尋。 至於其他考慮因素包括費用和非常 niche 的要求,有些篩選器專門找出 VCP 形態股票,有的提供 James Montier's C-score (我不知道是甚麼來的),除非你是這麼 specify 地找股票,否則大部份免費篩選器已能滿足你的要求。 選股策略、篩選器例子 例子一:混合型選股 一般而言,我傾向買入優質股票(聽起來是廢話,但在坐音樂椅、接火棒的大賭場年代,很多人用 day trade 心態買股票,選擇的是 pre-market 升 50% 的股票,根本不會理會買了甚麼股票)。我對優質股

股票買賣十誡

在網上看到一篇題為 " 股票買賣十誡 " 的文章,確實總結了買賣股票幾年的感受,值得在這裡分享,並用我自己的角度和經驗去重寫: 1. 股價並不必定反映"現實" 人們常說股票價格反映將來,而這個將來是指哪個時間點,則是發達的謎底。事實上,股價和"現實"常有落差,而這個落差即使連專業投資者或炒房高手也不能預測。各位必定試過愛股明明業績優於預期,開市卻直插谷底;或者明明有個極壞消息,卻逆流炒上。無論是技術分析還是價值投資,買賣股票重點不是預測價格,而是處理不同事件的機率和風險管理。 2. 窄幅上落才是常態 新手投資最常聽到的分享可能是買指數和內銀股,後者操作非常簡單,在高息的時候 (股價低) 買入,長放收息或到股價高 (股息低) 的時候沽售;高階一點就引入 call 和 put 的概念,但說穿了這個操作策略是基於內銀股常行 穩定的循環 。這個循環極為沉悶,但最容易賺錢。 然而,很多人 (不限新手) 往往認為這種周期操作不夠刺激,或者賺的回報不夠多,從而找尋經常有突破的股票(或曰動能極強的增長股)。即使是很強的增長股,在每次突破之前也會有一段甚至數段窄幅上落的整固期。這是常態,如果股票長期只有向上向下突破,似乎是一隻 不值得投資的妖股或所謂的 Meme 股 。 3. 做好風險管理,因為大部份的時候你都會出錯 正如第一誡所講,就算你的分析多麼準確,消息多麼獨到,股價總有不似預期的時間。何況畫圖、看財報都是藝術,沒有一條致富方程式,因此說大部份的時候,買賣都不是順順利利的,我們只能盡力提升回報、減低損失,而當你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你自然會 "科學地" 做好風險管理 。 4. 買賣之前,放下你的自尊心 買賣股票的初心是賺錢,投資市場不是給人自我肯定的場地。剛開始買賣股票的時候,會和朋友分享很久之前已買入某隻爆升股,可是買得早其實並不值得炫耀,最重要是選對買入和賣出的時機。如果過早入場,經歷了價值顯現甚至業務轉差仍不懂賣出,最後蝕錢收場的話,你大概不會記得自己很早買入,而是牢牢悔恨自己太遲沽售。 記住,不要和股票談戀愛,不要因為它的帳面回報很高,就以為它只會一路狂飆。時刻保持謙卑心態,警剔它有轉向的可能性,你會有看錯的時候。 5. 不要和市場作對 很多前輩會說順勢,更重要是不要逆勢。當市場各種訊號都亮起了

為甚麼我不買迷因股 ( Meme Stock)

Donald Trump 卸任美國總統後,被 Twitter "凍結帳號" ,大大減低他的曝光率。最近傳出他要建立自己的社交媒體 Truth ,引來另一波 Donald Trump Meme 股的狂潮。 股票諸如 DWAC 直接與 Truth 概念相關,當然馬上狂飆,就連關係不算大,只是 Donald Trump 曾經光顧過的分析平台 PHUN 也極為波動。一如過往的 Meme Stock 狂潮,有人賺個盆滿鉢滿,有人傾家蕩產,我自己是不會參與這種瘋狂活動,原因是曾經輸得痛苦。 投資的初心 學習投資幾年,無論是財演還是財自 KOL (也有同時兼任兩者的)都會告訴你:股市有九成人是輸錢,勝利的是少數。這句話潛台詞當然是聽他們的意見,就有機會做那一成的勝利者。可是,很多人會認為自己投資成績很好,尤其是牛市入場的新手,他們認為買股票賺錢很容易,用自身的經歷去否定了這句"多數人在股市輸錢"的警世總結。 近年香港很喜歡說初心,投資的初心是賺錢,然後享受人生。因此,在股票市場最後一樣想做的事就是輸錢。諸如Warren Buffett、Mark Minervini 等高手,最令人敬佩的不是他們分析股票的方法 (例如找 VCP 形態,或者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而是他們控制注碼的策略,和距離雜音的紀律。上星期在論壇走一轉,會看到很多人 All in DWAC 然後極速 Gel 頭 (即開 Post 炫耀自己投資有盈利),然後過兩小時就看到很多人在 DWAC 苦主區圍爐。當然,當中不少是 P 圖玩膠說自己 All in 身家,也有不少聲稱自己 All in 卻只是買了 100 美元的貨,但身邊也聽過不少朋友真的受不了市場雜音引誘,而買入注碼較大的妖股,最後和我當年一樣輸得痛苦。 為甚麼我不買 Meme 股 我有幾個原因不買 Meme 股,又或者基本上會避開比較熱炒的股票。 1/ 資訊濟後 在討論區的帖文經常看到的是:"巴打點樣搵到呢隻股?" 這問題點出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很多人買 Meme 股只是羊群心態,在 GME 或 AMC 或 DWAC 或 PHUN 的圖表看到最高升幅可以是 幾分鐘升一倍 ,然後認為自己打個五折,不貪心懂止賺,就可以肚滿腸肥。 事實是當他們發現一隻新的 Meme 股炒起的時候,已是升幅達七、八成的時間,

BITO: Bitcoin 期貨 ETF 不適合散戶投資

圖片
萬眾期待的 Bitcoin 主題 ETF BITO 終於上市,但BITO 不是現貨 Bitcoin ETF ,而是期貨 Bitcoin ETF。很多人也說不會也不應該買 BITO 這類的比特幣期貨 ETF ,為甚麼? 比特幣期貨 ETF (Futures-based Bitcoin ETF)是甚麼? Bitcoin ETF 的概念早於 2013年已有投資者提出,當時比特幣規模遠比今天小,而且投資 (機) 渠道極少,Bitcoin ETF 的想法就是令主流市場可以容易投資,加速比特幣市場發展。不過在美股市場要成立一隻 ETF 需要美國 SEC 批准,而比特幣當時是幾乎欠缺任何合格的條件。 如果你買一股 QQQ 納指 ETF,管理人就會買入相應的納指成份股。同理,如果你買入一股 Bitcoin 現貨 ETF,管理人就要買入相應的 Bitcoin,不過現時大部份 Bitcoin 交易所也不受正式監管,加上 Bitcoin 波幅風險很大,因此直到今時今日,現貨 Bitcoin ETF 要獲批仍然困難重重。 那麼為甚麼期貨 ETF 又可以上市? BITO 這類的期貨 ETF 是透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買賣比特幣期貨,其操作原理大概是這樣的:ETF 管理人會把資金攤分,部份買入 Bitcoin 期貨,部份買入"Money Market Securities" (姑且譯為"貨幣市場證券" )。因此, 持有 Bitcoin 期貨 ETF 技術上是持有"合成比特幣",由美金及跟隨比特幣價格的衍生工具組成。 相對直接買賣比特幣,從監管角度來說 Bitcoin 期貨 ETF 是買賣期貨合約和債券、商業票據一類產品,自然是更容易獲批。 說回 BITO 的 "合成比特幣",其創造者自然是 ETF 背後的管理人。要製作"合成比特幣",ETF 背後的管理人需要運用自己的資金操作相關的期貨,或者買入真實的比特幣。偶爾我們會聽到新聞說某國某君早年買入比特幣,但忘記了錢包密碼而損失慘重。如果你是買入比特幣從而營運相關的 ETF,你必定會投入相當的資金去確保不會出現忘記密碼而令 ETF 價值歸零的笑話,Bitcoin ETF 也自然會收取較高的管理費。由此可見, Bitcoin 期貨 E

實測 IB 股票收益增強計劃

圖片
研究過財務自由的朋友想必都聽過盈透證券 (Interactive Brokers) 傳說中 的「 股票收益增強計劃 」(或 "股票收益增長計劃" / Stock Yield Enhancement Program)。簡單來說就是"出租股票",透過借出帳號裡閒置的股票,讓其他投資者進行各項交易 (絕大部份是用來沽空),藉此賺取利息回報。 這類所謂的收益增強計劃並非 IB 獨有,其他證券商例如 一通 、 富途 都有類似的功能,而且分派給客戶的利益比 IB 更高,因此我在「 盈透證券好唔好 」一文中,並沒有列為其中一個優點。 參加資格 IB 的股票收益增強計劃並非所有用戶都可以啟用: IB LLC、加拿大、香港和英國的客戶可以參加,其他用戶如 IB 歐洲、澳洲、日本、印度的客戶就沒有參與資格了。 客戶的賬戶資產必須有五萬美元(或等值)以上。 符合借出資格的股票需要為“全額支付”股票和“超額”股票。用人類語言來說,就是股票資產要”全資購買” 才可以借出,因此如果有槓桿,可以借出的資產就會減少了。 借出股票的規矩與風險 當然,借出股票也有規矩,如果你借出股票的時候同時賣出股票,就會馬上終止股票借貸;當你借出股票的時候,同時會借出部份的投資者權利,例如投票權。有趣的是,借出股票會有一些風險: 如前面所說,借股票的人通常是沽空大軍,換句話說你是借自己的貨給人沽空自己,越多人沽空理論上會對股票價值有負面影響。 借出股票的收益計算頗為複雜,而且當中的股息也經常變動,幅度可達正負 50%。 借貨涉及股息稅也會很複雜。因此,IB 會盡量在股息發布前退還股票,減低稅務衍生出來的問題。 借出的股票不受SIPC的保護。換句話說,即使你的賬戶資產在50萬美金以下,如果在借出股票期間 IB 倒閉,SIPC 並不會為你追討借出資產的賠償。 「股票收益增強計劃」實際收益 說了半天規矩和風險,到底「股票收益增強計劃」這個聽起來像 ATM 的工具可以為我們帶來多少回報?如果你和我一樣,都是資本不多的超級散戶,僅僅符合五萬美元資產 (或者多一點點) 的條件,你所得到的收益將會少得可憐。事實上,使用 IB 都是為了用低息借錢投資(機),當你變成借出資產方,用低息借貨給別人也是理所當然,反正諸葛孔明教落 "勿以善小而不為",即使利錢微薄,但風險低得離譜

用磚形圖和 Ichimoku Cloud 找出 VCP 形態的入市策略

圖片
我在" 幾個我常用的技術分析指標 " 討論過VCP 、磚形圖 (Renko Chart)、一目均衡圖 (Ichimoku Cloud) 幾個技術分析指標,這次談談怎樣組合起來使用。 完美的VCP形態並不常見 Mark Minervini (米奈維尼) 談論 VCP 形態的例子通常都有很明顯的特徵,畢竟是教學用途,自然拿著最典型的例子示範。可是,日常操作遇到典型 VCP 的機會很低,尤其是今年股市風高浪急,很多時候到了突破點就會有極大的雜訊噪音,干擾了我們的操作。幸運地,透過過濾市場雜訊的利器磚形圖,可以比較容易辨認到 VCP 形態。 例子1: PRFT - 12 Apr 2021 50天線在100天線之上 (持續強勢股) 波幅慢慢減少 成交量略為收窄 (不算明顯) 在上圖標示位置前幾天出現了一支上影線很長的陽燭,買入點應該如何設置?事後孔明,PRFT 在接下來的 148天上升了 93.4%,那支上影線很長的陽燭根本微不足道。可是,很多時候股票進入VCP 形態並沒有大升,而是倒跌。我們都嘗試過股價接觸止蝕位後馬上反彈,因此幾蚊的買入價差異可能決定了止蝕位,從而影響了整個交易的結果。 磚形圖和一目均衡圖有助判斷趨勢 如果用磚形圖加上一目均衡圖,會看到甚麼? 12 Apr 2021 的買入點剛好在一目均衡圖的雲塊上方。 磚形圖清晰地顯示兩個波幅的差異。 成交量方面顯示這個情況不算完美的"VCP" 形態成交趨勢。 很粗略地量度,利用磚形圖食盡升幅是 141 天 91%,但實際買入和賣出的時候肯定有延遲,因此很大機會獲利低於 90%。但是,如果運用磚形圖看到連續兩格紅磚就馬上止賺,即使是投資新手也能輕鬆逃生。 提防假 VCP 形態 然後我們看一個假VCP 的例子,是很多朋友都在蟹貨區的波音: 例子2 :Boeing Company - 11 Aug 2021 只看陰陽燭,會看到從七月十九日的反彈開始,形成了兩個 U 形底,而後者比前者波幅小,而交易量亦姑且可以說是減少中,當然股票的 50 天線剛剛穿了 100天線,不再是一個強勢股,但只是幾天而已,問題應該不大吧?也有一些值搏率吧? 並不是!如果看看它的磚形圖,你會發現所謂的"50 天線剛剛穿了 100天線" 反映了股票已經在很嚴峻的下跌趨勢,這種情況連一目均衡圖也不

幾個我常用的技術分析指標:VCP 、磚形圖、一目均衡圖

圖片
早前寫過一篇《 超級績效:向大師學操盤、止蝕和加注 》介紹 Mark Minervini 的操盤思維和策略,但未有詳細探討其著名的 VCP。除了 VCP,我也有用幾款技術分析的指標,這裡先介紹一下,有機會再分享我實驗這些指標去買賣的少少心得。 甚麼是 VCP (Volatility Contraction Pattern)  VCP 描述一隻 強勢成長股 的交易量和波幅兩個維度,在一段時間內 持續收縮 ,形成幾個 W 形的波浪。下面是Mark Minervini VCP 的典型形態:  圖片可見,股票的波幅越來越小,但未能穿越某個價位 (橫線)。Minervini 認為這個形態反映了幾個可能性: 機構投資者正在買入:大戶買貨不會一次過進場,要買入大量股票而不造成價格波動,必然要分批買入。由於數量龐大,無論多麼小心都會掃走明顯的街貨,令市面上慢慢 "乾貨"。因此,去到 VCP 後期,交易波幅和交易量都會相對減少,換句話說,這隻股票會變得非常敏感,很容易就價格就會推上,或推落。 對股票沒有信心的散戶慢慢離場:VCP 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字是強勢成長股,即是股票已上升了一段時間。當VCP 開始形成,股票進入第一個 U 字,對這隻股票沒有信心的散戶就會賣出獲利離場,股票慢慢進入 VCP 形態,會離場的散戶變得越來越少,波幅開始縮細並慢慢造成新的 "底部" (Base)。 於是乎,當價格升穿關鍵價格 (橫線),就是買入時機。Minervini 分享自己的經驗,很多股票在 VCP 形態上升後,會再形成 VCP 形態,這個時候就是加注的時機。 甚麼是磚形圖 (Renko Chart) 磚形圖描述了股票價格波動的情況,和陰陽燭最大的分別是它不會理會"時間"的維度,單純以價格為主軸,由此移除了大量市場雜音 (Market Noise),磚形圖在香港較少人談論,但在外國有很多討論。 讓我們看看 SPY  的磚形圖,相信很容易留意到幾點: SPY 這隻股票在 2021 年非常強勢,上升趨勢明勢。其中四月份和八月份都是純粹上升。 以每塊磚 $3.5 美元計算,四月份上升了 7 塊磚、八月份上升了 3 塊磚,可見四月份的升勢比八月強近一倍。這也說明了為甚麼磚形圖 "不會理會時間這個維度"。多少塊磚只和價格有關,和時

IB 怎樣買印度股票和 ETF ?

圖片
上星期和印度朋友聊天,他問起我買甚麼股票,我告訴他現時以美股為主,但成績都十分普通。他說自己二月開始投入股市,6個月資產組合翻了一翻。雖然一聽就知道眼前是一名典型的牛市股神,但很有興趣知道他的操作方法,而他亦很友善地分享,原來是投資家鄉股市。 眾所周知印度是現時資金湧入的新興市場。和其他國家相比,印度強勁的人口提供了越南、巴格達等地區無法相比的生產力,對取代中國成為新世界工廠掌握了優勢;同時印度科技發展先進,令外資可以投資傳統工業和製造業之餘,亦可用較低成本投資最先進的科技。 印度朋友推介了幾隻 Amazon 級的印度股票,例如 Infosys, ICICI Bank 等,過去幾年都是緩緩向上,而在近一年突然爆升。 INFOSYS ICICI BANK 價值投資經常被恥笑的一個原因,是大家都知道某些地區、行業、公司很有潛力,但不知等多久潛力才爆發,爆發力道也隨時間有所影響,最後價值顯現但輸了時間成本。印度是有潛力的市場並沒有人質疑,但這個爆升是開端還是曇花一現,會否急回然後蟄伏十年才價值顯現?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投入資金前要回答的問題。 據 彭博的報導 ,印度股市近期上升主要原因是息率,為了緩助疫情帶給經濟的影響,政府大幅降息增加流動性,而低息環境令今年頭七個月外資已流入近70億美元,紥實地支持印度股票變成牛市。同時,我要提醒一下, 息率在印度股市的爆升擔當了重要角色,尤其投資如此陌生的市場,即使資本很少,也要留意一下當地息率的變化,不要抱著長線買 SPY 安枕無憂的心態,去投資相對不穩定的新興市場。 2021 年10月更新 : 要監察印度利率變化,最簡單是到 Reserve Bank of India 的網站看它的 Policy Rate 和 Reserve Repo Rate,或者留意議息相關的報導,例如九月尾的 議息結果 反映了印度政府擔心通漲,利率會否慢慢回復就要細心留意了。 像我這類不太嚴謹的投資者看到這裡就開始覺得心動了,起碼值得撥出少少資金試一下這個新興市場。那麼可以怎樣投資印度? 在美股市場買追縱印度的 ETF 或者個股 ADR 最簡單的方法,完全不用苦惱貨幣問題,也不用查證是否需要抽稅等雜務。 印度 ETF 像 SPY 有 XLK、XLF 等分類,美股市場的印度 ETF 也有很多選擇,例如: NFTY (First Trust India NIFTY

IB 槓桿操作 - 借外幣再投資

圖片
說來慚愧,雖然我經常推介別人使用 IB 買賣股票,但沒有太多 IB 的槓桿操作經驗,主因是從前聽說的大多都是用槓桿買債券然後再投資的操作。我對債券認識很少,上網看過一些短片分享,發覺要多做功課,最後很自然變成擱置計劃,never happen. 前幾天和朋友C 短聚,看見他意氣風發就知道近來甚有斬獲,於是問問他近期的操作成績。他說年頭的時候看到歐元/美元接近 2018 年的高位,於是決定賣出歐元買入美元,由於他本身並沒有持有歐元,這個行為算是向 IB 借入歐元。他拿著這筆錢買入 "標普3倍做多" 的 UPRO,到目前為止成績相當滿意,而且風險不高。 的確,這個操作算是簡單,只用股票工具,即使我這類槓桿、債券門外漢也看得懂,以下拆解一下操作的詳情及風險: 2021 年初,歐元 / 美元價最高是 1.234 ,UPRO 的價格大約是 81.25。 假設朋友 C 未能在最高位操作,而是在 1.22 左右賣出 5,000 歐元,換入 6,100 左右的美金 6,100美金大約買到 75 股 3倍做多標普 ETF (UPRO)。 2021 年8月尾,歐元 / 美元價現時是 1.179,UPRO 現時大約是 130。 換句話說,其帳面回報為: 66% 的回報是極為可觀,而 IB 的利息、手續費非常低,以借 5,000 歐元的個案來說,利息和手續費只需幾十歐元,當然這個回報很取決於幾個時機: 歐元 / 美元趨勢向下,而短期內未見有巨大逆轉的因素 在 IB 借入歐元利息 只需 1.5% ,加上 貨幣本身的參考利息 很低,令利息支出非常少 本年 SPY 表現穩定,令 UPRO 有不錯的升幅 這個做法也存在不少風險: 沽出歐元借入美元,如果歐元匯價急升,將會抵消顯著比例的回報 歐元利息上調,會影響利息成本 熊市出現令 SPY 巨插,UPRO 價格亦會急插 然而,相比於買 coin 或者買入 WSB 概念股,以上的風險絕對是可控。如果對 槓桿 ETF 不熟悉,用同樣的方法買入再保守一點的 SPY,晚上睡覺便更安心了。

介紹幾款網絡安全 Cybersecurity ETF (BUG, CIBR, IHAK)

圖片
網絡越發達,網絡世界就越亂。網絡安全是近年一個極大的題目,但由於相關內容高深而沉悶,我猜絕大部份人都沒有留意。事實上,國際機構預測2021年網絡犯罪造成的損失達6萬億美元,是 其他國際罪行 (包括販毒、非法採礦、人口販賣、偷運軍火) 總和的 五倍 !很多大公司聘用專家加強網絡安全,網絡安全成為互聯網年代一個新興行業,亦是投資良機。 金融市場當然一早留意到這個趨勢,也因此美股市場已出現林林總總的網絡安全 ETF,非常適合對這個主題不熟悉的投資者,其中幾個常見的 ETF 選擇是 BUG (Global X) 、 CIBR (First Trust) 和 IHAK (iShare) 。 比較常見的網絡安全主題 ETF 從ETF.com 的比較工具可見, CIBR 資產規模最大,亦很合理地有最高的管理費 IHAK 流通量最低 三隻 ETF 持有的股票數目相似 表現方面,IHAK 近季表現濟後、BUG Year-To-Date 表現濟後,然而三隻股票的 1 年表現則相似。 持倉方面: 三隻 ETF 的持股算是相似,例如 Zscaler 和 CrowdStrike 都是重點股票,Fortinet、Palo Alto Network、Okta 也是常出現。 IHAK 的持股比較分散,最高的 Docusign 亦不足 5% ,令十大持倉合共只佔 Portfolio 的 42% ;相比之下,BUG 的 Zscaler 和 CrowdStrike 都超過 7%,十大持股已高達 57%。 為甚麼 BUG 比較值得持有 我認為三隻 ETF 都值得買入,但我比較喜歡 BUG ,原因是較喜歡它十大持倉的股票,而且它十大持倉的比例亦較高、管理費較低而流通量不錯,亦有一定的濟後表現可以搏追上。我沒有重注出擊 (因為大部份的資金採取了 躺平策略 ),但會慢慢在 適當的時候 加注。 網絡安全龍頭股 Zscaler 和 CowdStrike  最後說一點Zscaler 和 CrowdStrike。 Zscaler 有幾個服務主項,其中很多公司都在用的是流量管制,可以精細地控制辦公室、部門可以瀏覽的網站、網速,反過來說也可以阻止外來訪客未獲授權下進入公司系統。 CrowdStrike  則是很著名的 Endpoint protection 服務,近年常說的 Digital Transformation

如何在今年的股市躺平賺10%回報?新手投資也可以!

圖片
2021年至今,你的投資回報有多少? 有些朋友說買了微軟 (MSFT),生活很愉快;有些朋友說買了波音 (BA)、有"台積弱"之稱的台積電 (TSM)、一直忠於契媽繼續持有 ARKK,現在已 Delete App 努力工作。 有眼光的朋友買對股票,MSFT 的 YTD 回報是 33.07%。可是不是所有人都點石成金,如果持有ARKK,YTD 回報是 -1.81% (近期回升了,最差的五月份曾經跌至 -17.16%)。 那麼,信奉與其刺激地輸,不如慢慢地贏,近乎躺平地持有 SPY,回報又是多少? 如果你在年頭已經大量持有,沒有加注,YTD 回報是:19.29% 如果你今年才開始買入,利用月供或者 Buy the dip,你也有約 10% 回報。 困難嗎?不難,半年做6 至7 個 trade,即使用銀行交易也蝕不到太多手續費,很適合新手、學生投資,慢慢累積本金,同時觀察大市變化,是自學投資股票的重要一環。 困難在心態: "買SPY 唔好玩。" (我拿著 10% 回報,去付錢買比股票更好玩的體驗) "幾百美金一股,個個月買邊有咁多錢。" (如果你年頭只買一股 SPY 也是 2千幾港紙,現時有 19% 回報,如果你本金少於 2千幾,我勸你先工作儲錢) "得 10% 好少啫,業績期前買 SNAP 、Twitter 扑中就......." (我從不反對小注賭博,賭業績、玩技術分析都是個人選擇,不過大部分本金買入10% 回報的產品,我甚至認為它不能說穩陣,而是穩賺) 我聽過比較合理的問題是:"個個都話美股過熱,如果我而家先買,佢倒插我又等錢駛,點算?"  首先,買股票肯定是閒錢,無論你多年輕,我也建議個人保留6個月基本開支做流動現金,其餘才投資/投機。 至於美股是否過熱,是否會有 correction,我是同意的,而且當 correction 真的來臨,即使是指數也會插得極深,Bloomberg 前陣子有篇 報道 ,形容現時有很多年輕人 Buy the dip,令 SPY 多次觸及 50天線就馬上抽升,也令真正的 correction 仍未出現。 不過,我們不應做鴕鳥,害怕過熱就閒置資金。相反,我們可以透過控制資產配置、觀察觸及 50天線的次數,和反彈力度去決定是否應該減注。即使是

SH 派 (Strong Hold) 對 清倉派,誰笑到最後?

圖片
2021年第一季完結,去年升上神枱的契媽 ARK 系列股票全線插水,多隻股王徘徊於 50天線之下,契媽光環不再,連帶 ARKX 上市 反應亦比預期慘淡。科技股回調,我的倉位亦大幅回調,但利用 風險管理策略 ,尚且保存了去年的部份利潤。 很多股評人 (或財演) 表示 2021年波譎雲詭,市場將大上大落,最常聽到的是 "如果你 2020年賺不到很多錢,今年你輸的機會很大",不過這句說話好像每年都聽到,只是年份不一樣。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每次跌得差不多,回升一陣子,就開始有人討論美股 (或所有股票) 應該 Strong Hold (意思是"無懼風浪,堅定長期持有股票",甚至有 SH to the moon 的講法), 還是止蝕清倉。很明顯我絕對是討論區所指的清倉派弟子,然而我略嫌討論區的言論(一如以往的)欠缺養份,這篇文是希望利用 back test 程式嘗試看看 Strong Hold 好,還是清倉好。 TLDR / 太長劇透 Strong Hold 派大勝 清倉派的回報極倚賴策略調節,如有更好的清倉策略,或者可以跑贏 Strong Hold 派 如果選用了合適的策略,Strong Hold 和清倉都有不錯的利潤 要做 back test 首先要有原則,這次選用的是 擺脫燈神稱號的保力加通道 ,但一如我前文所講,痛改前非不溝淡 (主要是避免越跌越買),我們改良了必須要強勢才買貨的原則: Strong Hold 派策略 在上升趨勢的時候買貨 (看平均線 50天高於 100 天,100 天高於 200天) 設有兩條保力加通道,通道 A 是 21 天通道,1 個標準差;通道 B 是 21 天通道,2 個標準差。 價格升穿保力加通道 A 底部,開始買入 (顯示價格開始回升,買入 4 份,每份 100股) 無論手上是否有貨,只要付合買入條件,就會買入,直到沒有現金為止 清倉派策略 買入策略跟 Strong Hold 派完全相同,但會於下列條件賣貨 價格升穿保力加通道 B 頂部,賣出一半獲利 (賣出 2 份) RSI 升到 90 賣出另外一半獲利 (賣出 2 份) 清倉派思維:視乎清倉 DNA 的深淺,有些人認為美股反彈力度強,太早沽貨實在不智;有些人則認為森林很大,這隻股票沽貨可以買入下一隻,最重要是策略回報比例高。我是後者,所以選擇高位

超級績效:向大師 Mark Minervini 學操盤、止蝕和加注

投資 (機) 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有時候重看舊文章確實會面紅耳熱,甚至不認同過去自己的做法。其實這是好事,因為這樣代表了自己受的教訓增多了,希望組合的表現也會更強大。幾年前我寫過一篇 溝淡當儲錢 的文章,雖然當時我已戴了一個很厚的頭盔,而且自己也是因為溝淡了幾次尚算穩陣的股票,才能慢慢儲錢建立到現時的倉位,但今天重讀起來,依然會不以為然。 經歷了三年多的大市上落,當中有港股升股不升市、轉投美股市場潮流等幾個階段,現在我會選擇不再溝淡,寧願壯士斷臂。如文章標題,這是讀了 Mark Minervini (中文譯名:馬克.米奈爾維尼) 的超級績效而學會的策略。Mark Minervini 近年討論度很高, 即使初進場買股票的人,上網看一兩天影片就馬上"學會"他的 VCP 形態 ,但我認為 VCP 和其他指標一樣,都只是一種參考,理解一下沒有壞處,但如果過於沉迷而忽略了 MM 背後的操作策略,可能在上兩個星期債息狂飆的時候就傷了元氣,甚至認為 MM 及他的 VCP 形態是另一個牛市故事。 MM 在超級績效系列提及他的操盤方式: 只會在股票強勢的時候買入 (例如50 天平均線高於 100天,100天高於 200天)  永不在虧損中的股票加注 選股只看VCP 形態的股票 每隻股票最多只佔整個組合 25%,並分注買入,初設止損位 10%。 隨股價表現調整止損位,當50 天平均線高於打和點 (Break even point),則以 50天平均線為止賺位。 例子: 組合資金 100萬,最多約 10隻股票,換句話說每隻股票本金約 10萬,若個別股票表現理想可增至 25萬。 以 10萬計算、分4注買入,最初一注資金為 2.5 萬。 如果價格下跌 10%果斷離場,虧損為 2千5百。 如果價格上升,每注加入 2.5萬,然後進行組合表現慢慢調整。 這個策略相當簡單並容易執行,理念是相信市場的判斷,並跟隨大戶的步伐 (VCP 形態是推斷大戶買貨不可能無聲無色),減少等待而浪費的機會成本。MM 亦一早說明這個策略不是要捕捉所有爆升股,反正你不可能盡買所有爆升股,而是集中在自己可以處理的範圍,做最理性而最有效率的部署。 這個策略無論你是價值投資還是圖表派,都可以參考。 經過幾年股海載浮載沉,坐貨的時間實在太多,亦遇過很多帳面價值優秀卻怎樣也價值顯現不到的股票,即使遇到優質股如川河

為甚麼 ARKX 值得持有?替子女準備一張太空逃生船的門票

 ARK 方舟基金將開設新的主題基金,這個新基金是以太空科技為主題的 ARKX 。消息一出,相關版塊自然立即炒熱,散戶亦議論紛紛。我認為,ARKX 是相當值得持有的 ETF,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是契媽 Catherine Wood 招牌值得信賴,但這個反而是最不重要的原因。事實上,我認為太空版塊必然是未來最重要的主題,即使不是 ARKX,只要找到安全可靠的相關股票,也應該買入。 讓我把時間點拉回10年前。2011 年,物理學家 Michio Kaku 寫了一本書  Physics of the Future: How Science Will Shape Human Destiny and Our Daily Lives by the Year 2100 ,書中提及好幾件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突破: 物聯網科技,包括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接上互聯網的隱形眼鏡。 人工智能的極速發展,包括安裝在浴室的魔鏡每天檢測身體指數,發現健康警號會提出建議,嚴重者會自動聯絡醫生遙距診症。 納米技術普及,從工業技術、材料開發,以至醫藥護理都有大突破,套用上一點的例子,醫生透過遙距診症可以透過納米機械人進入病人的身體,尋找有問題的細胞,並利用基因修復技術,連癌症都有望得到治療。 更妥善利用太空資源,如氫及太陽能發電,同時展開太空旅程,例如: 在月球上安裝 Laser 站,為太空船中途增加動量 利用納米技術,發射龐大數量的納米機械人展開太空旅程,由於機械人體積極細,所需燃料相比傳統火箭少得多,一旦納米機械人到達目的地,就能瘋狂自我複製,並建立基地 時間回到2021年,Cathie Wood 各大主題的 ETF 基本包含了上述大部份的主題,人工智能與自動化的ARKQ、基因醫療的ARKG、物聯網的ARKW等,可見契媽選定這幾款主題是有根有據,也很自然地,下一個主題就是太空了。 事實上,全球最聰明的腦袋都是在看太空科技,原因是大家都知道地球不能再待下去。相比 Tesla,我想Elon Musk 更重視 SpaceX。那天他成為首富後,最多人 引用 的是他說賺取財富一半是為了在火星建立城市。Amazon 的老闆 Jeff Bezos 也有一間 Blue Origin 在與 Elon Musk 在太空鬥法。即使是退隠江湖的 Bill Gates,如果大家有看 Netflix 的 紀錄片 ,都知道他在部署下一

湊湊比特幣狂潮的熱鬧,三種在 IB 交易 Bitcoin 相關概念的股票

圖片
更新:想過買 Bitcoin ETF BITO 嗎?我認為 散戶不應買 BITO 。 Bitcoin 比特幣是繼 大麻主題 之後,另一"偏門"題材。或許是前幾年炒得太誇張,很多人把 Bitcoin 和妖股、龐氏騙局劃上等號。參考 Investing.com 數據,2012 年 2 月 BTC / USD 約 6.1,到2021年1月約 34,340,9年間升了 5,629 倍,中間歷經 2017 年尾和 2019年中的急速回調,確實有妖氣充天的感覺。 Bitcoin 背後的區塊鏈技術以安全、難以破解為賣點,在今天重視網絡安全的時代是大放異彩的時機。區塊鏈技術衍生出很多不同的虛擬貨幣,其中不少用來應用智能合約概念,將打破很多行業現有規範,改變行業生態。近月 Bitcoin 爆升,很多人發現原來契媽 Cathie Wood 一早加持 Bitcoin ,甚至認為 Bitcoin 將成為虛擬貨幣的美元,擁有霸權地位。知道 ARK 方舟基金往績的散戶,望到 Bitcoin 氣勢如虹的升勢,對 Bitcoin 的戒心大大降低。事實上,如果看好區塊鏈概念,投資在 Bitcoin 已算是最容易入門的選擇。 我個人是非常看好區塊鏈技術,所以在自己的資產配置也分配了Bitcoin的部份。對我來說,比特幣產品波幅大,但不是投機,反而是值得慢慢收集。初次接觸比特幣相關產品的朋友都會問"如何投資比特幣",我建議新手不要直接買入比特幣,市場有幾種選擇,在 IB (盈透證券) 都可以交易: 近似 ETF 的信託 GBTC  2021年9月更新: 中國政府 封殺 虛擬貨幣,富途近日率先發出指引,將於10月1日開始禁止虛擬貨幣信託基金開新倉,受影響的包括GBTC 比特幣信託基金、ETHE 以太坊信託、ETCG 以太幣基金、GDLC 數字大盤基金、Osprey 比特幣信託、灰度(Grayscale)萊特幣信託,以及灰度比特幣現金信託。雖然暫時未收到 IB香港的通知,但相信也很快會跟隨。因此,想買入 GBTC 而仍然使用香港銀行、證券商的朋友,似乎要間接透過 ARKK 這類標的物去交易了。 GBTC 出名是因為 ARK 是其最大的 機構投資者 ,每股 GBTC 價值若干幣值的 Bitcoin,例如 2021 年 1 月 7 日,每股價值就大約有 0.000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