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投資消息」標籤的文章

大行預測如常失效,展望 2023 投資主題

圖片
年初寫過一篇 " 2022 美股大市預測,我們在看甚麼? ",指出大行對股票及股市的預測是如何不準確。回顧風高浪急的 2022,雖然還有幾個交易日,但幾乎可以肯定大行預測如常地失效。 上圖是大行在去年年尾的預測,最熊的 Morgan Stanley 預測 8% 的跌幅,目標4400。執筆之時 SPX 報 3844.81,跌19.5%。由此可見,2023 大行預測甚麼,其實也不再重要,明年今日,我們姑且看看下圖結果又如何: 2023 投資主題 事實上,每年都會發生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當然俄烏戰爭比往年更為黑天鵝。即使大行精英雲集,數據模型如何利害,要準確預測指數在某一天的數值,大概和預測一年後溫度的難度相若。相對而言,我更感興趣的是下年應該投資甚麼主題,以下整合了幾個網絡觀察的建議,供各位自行判斷: 首先,有幾個頗具共識的展望: 經濟衰退發生機會很高 地緣政治持續緊張 中國加快復常 日圓隨黑田東彥任期屆滿,將有明顯轉向 從上述四個展望,得出幾個主題 (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全球糧食危機 烏克蘭是全球糧食生產重鎮,俄烏戰事嚴重影響烏克蘭的糧食出口,隨著局勢緩和,糧食危機或可稍稍放緩,但戰事影響深遠,也調整著各國的糧食出入口政策。糧食價格 預期上漲 ,相關投資產品包括 農業 ETF 、 肥料股票 等。 日圓加息走強 一般認為,黑田東彥明年四月任期屆滿會結束日本維持多年的弱日圓政策,近日亦有不少 訊號 令市場加強相關的印象。由於 2022 年初日圓貶值的情況苑如提款機,已跌得過於誇張,市場相信日圓即使輕微加息,或展示結束寛鬆貨幣政策,亦有大幅提振日圓的作用。相關投資產品包括兌換日圓、外幣定期、 適當 利用外匯孖展沽售 USD/JPY。 半導體戰爭持續 2022 年尾傳出 巴菲特掃貨台積電 ,令半導體主題再次炒熱。事實上,台積電和中美角力這個主題在俄烏戰爭展開後一直盤鋸新聞頭版,各國在半導體研發不遺餘力,明顯是其中一個極具競爭的戰場。我對這個範圍認識不深,只能鸚鵡學舌地總結幾句:掌握光刻技術生產的 ASML 和掌握優秀良率技術的台積電始終是行業龍頭,因此如對這主題有興趣,大概都是跟從巴老的腳步。 金價和銀價有望上升,繼續扮演衰退的避險平台角色 金銀對沖美元是傳統智慧,而近幾年人們常談論傳統智慧是否失效,這就留待各位判斷。然而,單從技術面觀看 XAU 周線圖...

BITO: Bitcoin 期貨 ETF 不適合散戶投資

圖片
萬眾期待的 Bitcoin 主題 ETF BITO 終於上市,但BITO 不是現貨 Bitcoin ETF ,而是期貨 Bitcoin ETF。很多人也說不會也不應該買 BITO 這類的比特幣期貨 ETF ,為甚麼? 比特幣期貨 ETF (Futures-based Bitcoin ETF)是甚麼? Bitcoin ETF 的概念早於 2013年已有投資者提出,當時比特幣規模遠比今天小,而且投資 (機) 渠道極少,Bitcoin ETF 的想法就是令主流市場可以容易投資,加速比特幣市場發展。不過在美股市場要成立一隻 ETF 需要美國 SEC 批准,而比特幣當時是幾乎欠缺任何合格的條件。 如果你買一股 QQQ 納指 ETF,管理人就會買入相應的納指成份股。同理,如果你買入一股 Bitcoin 現貨 ETF,管理人就要買入相應的 Bitcoin,不過現時大部份 Bitcoin 交易所也不受正式監管,加上 Bitcoin 波幅風險很大,因此直到今時今日,現貨 Bitcoin ETF 要獲批仍然困難重重。 那麼為甚麼期貨 ETF 又可以上市? BITO 這類的期貨 ETF 是透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買賣比特幣期貨,其操作原理大概是這樣的:ETF 管理人會把資金攤分,部份買入 Bitcoin 期貨,部份買入"Money Market Securities" (姑且譯為"貨幣市場證券" )。因此, 持有 Bitcoin 期貨 ETF 技術上是持有"合成比特幣",由美金及跟隨比特幣價格的衍生工具組成。 相對直接買賣比特幣,從監管角度來說 Bitcoin 期貨 ETF 是買賣期貨合約和債券、商業票據一類產品,自然是更容易獲批。 說回 BITO 的 "合成比特幣",其創造者自然是 ETF 背後的管理人。要製作"合成比特幣",ETF 背後的管理人需要運用自己的資金操作相關的期貨,或者買入真實的比特幣。偶爾我們會聽到新聞說某國某君早年買入比特幣,但忘記了錢包密碼而損失慘重。如果你是買入比特幣從而營運相關的 ETF,你必定會投入相當的資金去確保不會出現忘記密碼而令 ETF 價值歸零的笑話,Bitcoin ETF 也自然會收取較高的管理費。由此可見, Bitcoin 期貨 E...

IB 怎樣買印度股票和 ETF ?

圖片
上星期和印度朋友聊天,他問起我買甚麼股票,我告訴他現時以美股為主,但成績都十分普通。他說自己二月開始投入股市,6個月資產組合翻了一翻。雖然一聽就知道眼前是一名典型的牛市股神,但很有興趣知道他的操作方法,而他亦很友善地分享,原來是投資家鄉股市。 眾所周知印度是現時資金湧入的新興市場。和其他國家相比,印度強勁的人口提供了越南、巴格達等地區無法相比的生產力,對取代中國成為新世界工廠掌握了優勢;同時印度科技發展先進,令外資可以投資傳統工業和製造業之餘,亦可用較低成本投資最先進的科技。 印度朋友推介了幾隻 Amazon 級的印度股票,例如 Infosys, ICICI Bank 等,過去幾年都是緩緩向上,而在近一年突然爆升。 INFOSYS ICICI BANK 價值投資經常被恥笑的一個原因,是大家都知道某些地區、行業、公司很有潛力,但不知等多久潛力才爆發,爆發力道也隨時間有所影響,最後價值顯現但輸了時間成本。印度是有潛力的市場並沒有人質疑,但這個爆升是開端還是曇花一現,會否急回然後蟄伏十年才價值顯現?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投入資金前要回答的問題。 據 彭博的報導 ,印度股市近期上升主要原因是息率,為了緩助疫情帶給經濟的影響,政府大幅降息增加流動性,而低息環境令今年頭七個月外資已流入近70億美元,紥實地支持印度股票變成牛市。同時,我要提醒一下, 息率在印度股市的爆升擔當了重要角色,尤其投資如此陌生的市場,即使資本很少,也要留意一下當地息率的變化,不要抱著長線買 SPY 安枕無憂的心態,去投資相對不穩定的新興市場。 2021 年10月更新 : 要監察印度利率變化,最簡單是到 Reserve Bank of India 的網站看它的 Policy Rate 和 Reserve Repo Rate,或者留意議息相關的報導,例如九月尾的 議息結果 反映了印度政府擔心通漲,利率會否慢慢回復就要細心留意了。 像我這類不太嚴謹的投資者看到這裡就開始覺得心動了,起碼值得撥出少少資金試一下這個新興市場。那麼可以怎樣投資印度? 在美股市場買追縱印度的 ETF 或者個股 ADR 最簡單的方法,完全不用苦惱貨幣問題,也不用查證是否需要抽稅等雜務。 印度 ETF 像 SPY 有 XLK、XLF 等分類,美股市場的印度 ETF 也有很多選擇,例如: NFTY (First Trust India NIFTY ...

為甚麼 ARKX 值得持有?替子女準備一張太空逃生船的門票

 ARK 方舟基金將開設新的主題基金,這個新基金是以太空科技為主題的 ARKX 。消息一出,相關版塊自然立即炒熱,散戶亦議論紛紛。我認為,ARKX 是相當值得持有的 ETF,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是契媽 Catherine Wood 招牌值得信賴,但這個反而是最不重要的原因。事實上,我認為太空版塊必然是未來最重要的主題,即使不是 ARKX,只要找到安全可靠的相關股票,也應該買入。 讓我把時間點拉回10年前。2011 年,物理學家 Michio Kaku 寫了一本書  Physics of the Future: How Science Will Shape Human Destiny and Our Daily Lives by the Year 2100 ,書中提及好幾件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突破: 物聯網科技,包括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接上互聯網的隱形眼鏡。 人工智能的極速發展,包括安裝在浴室的魔鏡每天檢測身體指數,發現健康警號會提出建議,嚴重者會自動聯絡醫生遙距診症。 納米技術普及,從工業技術、材料開發,以至醫藥護理都有大突破,套用上一點的例子,醫生透過遙距診症可以透過納米機械人進入病人的身體,尋找有問題的細胞,並利用基因修復技術,連癌症都有望得到治療。 更妥善利用太空資源,如氫及太陽能發電,同時展開太空旅程,例如: 在月球上安裝 Laser 站,為太空船中途增加動量 利用納米技術,發射龐大數量的納米機械人展開太空旅程,由於機械人體積極細,所需燃料相比傳統火箭少得多,一旦納米機械人到達目的地,就能瘋狂自我複製,並建立基地 時間回到2021年,Cathie Wood 各大主題的 ETF 基本包含了上述大部份的主題,人工智能與自動化的ARKQ、基因醫療的ARKG、物聯網的ARKW等,可見契媽選定這幾款主題是有根有據,也很自然地,下一個主題就是太空了。 事實上,全球最聰明的腦袋都是在看太空科技,原因是大家都知道地球不能再待下去。相比 Tesla,我想Elon Musk 更重視 SpaceX。那天他成為首富後,最多人 引用 的是他說賺取財富一半是為了在火星建立城市。Amazon 的老闆 Jeff Bezos 也有一間 Blue Origin 在與 Elon Musk 在太空鬥法。即使是退隠江湖的 Bill Gates,如果大家有看 Netflix 的 紀錄片 ,...

亂世神棍 - 炒股發達谷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網上有大量投資教學,理論心法實戰直播應有盡有,可是同時有一些神棍招搖撞騙,在各大論壇、投資群組留下聯絡,聲稱召集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投資機會。 聽過有一類神棍是這樣的: 在各大論壇留下公海群組的Whatsapp 邀請連結,加入公海群組後會有"學員" (當然是做媒) 私下接觸,詢問會否加入實戰群組,費用全免,但要上載沒有個人資料的股票帳號截圖,旨在確認閣下是真正會買股票的人。 實戰群組由神棍導師主持,定時發放最新資訊,但所謂的最新資訊主要是自我吹噓,描繪一個發達夢想,同時指出賺到錢必須捐錢幫助有需要的人。 實戰群組會不定期發放推介股票,但發放前會要求學員們 "報名"、"集氣",並 在指定日期指定時間內一同入貨,神棍導師會建議入貨價及目標價 ,這些股票當然都是細價股,但不一定是著名妖股 (因為太易露出尾巴), 更大機會是新股或半新股,比較少數據令人判斷它是否妖股陷阱。 由於有公海群組篩選分派,每個實戰群組的成員大約200人左右,這樣較容易控制和"建立關係",而對細價股來說,如果有 100 人投資 3000 元,合共 30萬的交易量足以推升幾個價位,然後群組學員看到果然有錢賺,自然會加注 (變相接貨)。假設股價升到目標價,有 50 人能夠把握逃生門,這 50 人就會變成基本信徒,同時因為真的到了目標價,即使之後緊隨洗倉和崩盤,也是 "投資涉及風險"。 對於靜觀其變的學員,神棍導師和做媒學員會私下聯絡,詢問有沒有跟進買入,交流投資習慣,他們不會強硬地踢走沒有參與的學員,但 會在實戰群組再篩選精英群組 ,逐步建立小圈子。有趣的事, 如果你進入了實戰群組,便不會再在公海群組;進入了精英群組,也會退出實戰群組 。 明顯地,當你越來越相信神棍,在賺粒糖的時候更相信神棍導師,同時用賺到的錢做善事,令自己感覺良好,在止蝕虧損的時候認命,覺得自己反應慢半拍抵輸,就會越見泥足深陷。即使你醒覺起來,你也會發現身在一個教徒谷,周圍的人叫不醒,你也不會返回之前的實戰群組、公海群組去喚醒其他人。 這類神棍懂得包裝,會自稱自己是價值投資派,會說一大堆基本因素去說明股票有價值,應該買入,但指出的資訊往往相當片面,例如指出公司有利潤增長,但對...

時代集團的異動

圖片
時代集團 (1023.HK) 近期又有異動,在沒有特別新聞和消息的情況下,股價莫名奇妙地炒上,用圖表來看可說是相當誇張: 用技術分析的角度,甚麼平均線基本上都全破,接下來要挑戰的是 16年尾的 2.8 關口,但世事會否這樣容易? 雪球有球友分享小道消息,時代集團的突然回勇是因為再次得到 Coach 的訂單: 這位球友自稱曾在時代集團工作多年,他認為時代集團的管理層沒有遠見,現在是苟延殘喘。我不認識這位球友的本尊,他的看法固然不能盡信,但亦有參考價值。如果市場是在炒作這樣的小道消息,則是鎖定利潤的好時機。 眼見港股開始步入所謂的熊市,我認為必須增加現金保持防守能力,故此我選擇再次減持手上時代集團,並成為另一隻風箏股。現時我手上的持股極低,與沒有持貨分別不大,由於成本已全數收回,我不介意擱下股份,等待下一份報表出爐,看看它是否取回名牌合約,自家發展的品牌成績如何,最重要是現金流的情況。如果一切還好,我會在低位再次購入。

[報捷] 川河發盈喜

愛股川河(281.HK) 宣布盈喜 ,中期盈利料升1.4倍。身為價值派愛股,近期又增加派息,基本上街貨已經越搶越高,不少高手早已斷言川河不但前途大好,而且有能力維持增加了的派息,可以預料股價有望再上一層樓。自己是一直希望增持,但之前考慮組合的比重和股票價格,未有入貨。 自幾個月前大市開始上升,已慢慢著手調整組合,目前的大方向仍然是 越升越沽 ,釋放出來的資金會否用來增持川河,還是轉向其他選擇?需要詳閱川河的中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