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過財務自由的朋友想必都聽過盈透證券 (Interactive Brokers) 傳說中 的「 股票收益增強計劃 」(或 "股票收益增長計劃" / Stock Yield Enhancement Program)。簡單來說就是"出租股票",透過借出帳號裡閒置的股票,讓其他投資者進行各項交易 (絕大部份是用來沽空),藉此賺取利息回報。 這類所謂的收益增強計劃並非 IB 獨有,其他證券商例如 一通 、 富途 都有類似的功能,而且分派給客戶的利益比 IB 更高,因此我在「 盈透證券好唔好 」一文中,並沒有列為其中一個優點。 參加資格 IB 的股票收益增強計劃並非所有用戶都可以啟用: IB LLC、加拿大、香港和英國的客戶可以參加,其他用戶如 IB 歐洲、澳洲、日本、印度的客戶就沒有參與資格了。 客戶的賬戶資產必須有五萬美元(或等值)以上。 符合借出資格的股票需要為“全額支付”股票和“超額”股票。用人類語言來說,就是股票資產要”全資購買” 才可以借出,因此如果有槓桿,可以借出的資產就會減少了。 借出股票的規矩與風險 當然,借出股票也有規矩,如果你借出股票的時候同時賣出股票,就會馬上終止股票借貸;當你借出股票的時候,同時會借出部份的投資者權利,例如投票權。有趣的是,借出股票會有一些風險: 如前面所說,借股票的人通常是沽空大軍,換句話說你是借自己的貨給人沽空自己,越多人沽空理論上會對股票價值有負面影響。 借出股票的收益計算頗為複雜,而且當中的股息也經常變動,幅度可達正負 50%。 借貨涉及股息稅也會很複雜。因此,IB 會盡量在股息發布前退還股票,減低稅務衍生出來的問題。 借出的股票不受SIPC的保護。換句話說,即使你的賬戶資產在50萬美金以下,如果在借出股票期間 IB 倒閉,SIPC 並不會為你追討借出資產的賠償。 「股票收益增強計劃」實際收益 說了半天規矩和風險,到底「股票收益增強計劃」這個聽起來像 ATM 的工具可以為我們帶來多少回報?如果你和我一樣,都是資本不多的超級散戶,僅僅符合五萬美元資產 (或者多一點點) 的條件,你所得到的收益將會少得可憐。事實上,使用 IB 都是為了用低息借錢投資(機),當你變成借出資產方,用低息借貨給別人也是理所當然,反正諸葛孔明教落 "勿以善小而不為",即使利錢微薄,但風險低得離譜...
留言
張貼留言